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總結了我國建築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的經驗與成就、指出了當前建築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全麵係統地提出了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改革方向與措施。《意見》的出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建築業改革發展,充分體現了建築業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市場化為基礎、以國際化為方向的理念,是今後一段時期內建築業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2017年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方案》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到2020年,培育5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20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50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建設3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科技創新基地,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裝配式建築的規劃發展將有利於傳統建築加快轉型升級。
2017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涵蓋工程勘察設計、建築施工、建設監理、工程造價等行業,以及政府對建築市場、工程質量安全、工程標準定額、建築節能與技術進步等方麵的監督管理工作。《規劃》旨在貫徹落實《意見》、闡明“十三五”時期建築業發展戰略意圖、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推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國家政策,國家鼓勵支持新技術的發展,例如裝配式建築技術、BIM技術等,日漸走向規範化。
1)裝配式建築技術的發展。裝配式建築區分於傳統的建築方式,是將建築所需要的牆體、疊合板等PC構件在工廠按標準生產好後,直接運輸至現場進行施工裝配,實現了從“建造”到“製造”的轉變。與傳統現場澆築的生產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築具有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環境友好、縮短工期、提高施工安全等優勢。
2)BIM技術革新。BIM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築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這一模型既包括建築物的信息模型,同時又包括建築工程管理行為的模型,可以通過信息的共享和傳遞將兩者結合,為設計團隊和施工團隊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從而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縮短工期,有效實現建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裝配式建築和BIM兩大領域的技術革新將有利於解決我國建築行業在施工效率、質量安全、成本控製等方麵長期存在的痛點,推動我國傳統建築業轉型升級,並朝著更加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
規範化是每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走向。企業要做的是在被動規範之前,主動適應這一趨勢。從行業整體的角度來講,建築的行業標準將會越來越詳細,以利於罗志祥代言的丝瓜下载地址日常能有章可循;行業對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會標準化,以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加快行業的發展。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隻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